五一黄金周火爆背后消费低迷!会“传染”后疫情留学市场吗?

2023-05-10 13:16:36        来源:国际教育

2023年5月9日《中国新闻周刊》自媒体平台报道、分析今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消费真实情况,其中体现出的某些消费心理特征是否会影响留学市场呢?下面的原创文章将从四个方面做深度解读,包括:五一旅游收入增量放缓的原因分析、中国出国留学市场规模分析、留学预算数据分析、国际教育消费行为分析。

五一黄金周旅游市场收入增量放缓是怎么回事?

按《中国新闻周刊》的报道,今年五一国内旅游出游2.74亿人次,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.09%;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.56亿元,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.66%。出游人数创造历史新高,与疫情前相比增加近20%,但旅游收入仅增加0.66%。在整体收入几乎与疫情前持平的情况下,个人消费540.35元竟然是2017年以来的最低点。

五一黄金周火爆背后消费低迷!会“传染”后疫情留学市场吗?

《中国新闻周刊》特别提到,比较2017年以来五一假期的天数,2023年最长,达5天,这意味着,每人每天旅行消费的实际水平更低。这又是什么原因呢?《中国新闻周刊》引述专家评论,“疫情三年中国居民的资产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冲击,短期难以完全修复,一是心理问题,二是收入原因,导致消费相对保守。”后疫情时代旅游市场的问题会“传染”留学市场的消费吗?

小众的国际教育市场

从市场规模评估,国际教育在国内仍是小众市场。2021年5月国内媒体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受教育程度数据,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为2.18亿人。每10万人中大学文化程度的15467人,占比超过15%。而根据教育部2020年12月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出国留学市场数据,改革开放以来(1978至2019年度)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到656.06万人。粗略计算,中国出国留学人员在高学历人群中占3%,在官方公布的4.5亿中等收入人群中的比例更低。

留学消费预算需要多少?

尽管中国出国留学市场正在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,但学费、生活费的预算开支仍是影响留学决策的重要因素。全球主流留学目的地美国、英国、澳大利亚、加拿大的学习成本总体最高。其中,英国大学留学消费中位数支出每年37万元人民币左右(学费25万元人民币,生活费12万)。如果在伦敦、牛津、剑桥等地留学,生活费部分每年还要增加5万—10万元人民币。

2023年美国名校学费的中位数超过每年40万元人民币。欧洲小语种国家(德国、法国、意大利等)采取免学费或低学费的模式,考虑到生活成本支出,每年需要15-20万元人民币。马来西亚学费加生活费在6-8万元人民币。“一带一路”地区(如俄罗斯、东欧),每年留学总开销5万元人民币左右。2023年北美、欧洲的通货膨胀居高不下,增加了留学支出方面的压力。

国际教育消费会保守吗?

与此同时,国内中等收入人群在经历疫情和经济下行困扰时,采取保守的消费支出方式是可能的。不过,留学消费往往不是一时兴起,而是列入家庭预算的中长期规划的。在内卷化严重的国内就业市场,高学历、高学位是重要的应聘条件,很多时候,本科学历、学位很难满足招聘单位的要求。

海外留学的学历、学位提升已经成为重要的就业手段。而中国家庭对教育、国际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超乎想象。不到万不得已,孩子留学、接受国际教育的“既定方针”不会改变。

来源:中国教育在线国际教育频道

- 声明 -

(一)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,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。

(二)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,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您对内容、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,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。"

相关推荐